教學專書導讀

經驗與教育

Media 1

簡介

杜威博士不滿既有的各種教育學說,堅決主張舊教育或新教育皆有缺失,因而提出以科學方法來詮釋教育,尤其重視學習者和學習內容之間的連續性與互動性。 專書導讀影片:

    相關資訊
  • 資訊型態:專書
  • 教學類別:
  • 作者:John Dewey
  • 出版社:聯經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2015
  • 借閱資訊

    教學發展中心典藏,可供借閱。

    推薦引言

        首先,杜威生於1859年,在他之前有皮爾士(Charles Sanders Peirce1839-1914)、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這兩位實用主義學家,加上杜威(John Dewey1859-1952),這三位是實用主義的集大成者。實用主義是美國本土產生的哲學學派,由於美國比較重實踐而輕理論,所以實用主義是相當符合美國精神、文化的一個哲學流派。實用主義可以用毛主席的一句話來概括:「不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的就是好貓。」杜威是心理學家、哲學家和教育學家,曾任哲學系主任、教育系主任,同時有也很多教育的實驗,他也曾在中國講學,兩年時間有上百場演講,當時為他做翻譯的是胡適,他對中國的教育啟發有很大的影響。杜威的實用主義是認為事物的真假,不是永恆不變的、不是重要的,就算是假的知識,如果它能夠讓你用,那也是有用的、也是好的,所以他用有用來界定真實,必須融入情境、融入生活,也因為如此,杜威的理論也被稱為工具主義。杜威的經驗主義是人的跟自身的生存環境會不斷發生作用,真正存在的只有經驗,沒有主體客體。

     

        其次,雲平老師認為這本書是一本眾多經驗總合的書,它的價值在於,作者作為一個哲學人,把所有經驗概括在一起。這些經驗就如將一個個稯子都綁在一起、連結起來。另外一個是教育與進步,杜威認為教育就是生活的本身而不是生活的準備,學校也不是一個職業訓練所,不能以學生畢業後的薪水來界定教育是否成功。另外,學習應該關乎兒童的興趣,包括學習解決問題優於教材的傳授,同時要強調民主的重點性,這樣的情況下,人格的發展才會健全,過度的民主打壓會造成思想的創新。而人與人的接觸,也是有利於經驗增長。

        再來,本書分為八章,內文多摘錄杜威的演講,重點是杜威的「經驗」這個概念,把所有的教育思想都融入其中。杜威一方面批判傳統的教育,另一方面傳播他對教育的觀點。一開始講的是傳統的教育將傳統的內容教育給學生,讓學生去學習和記憶,它的缺點在於學生是被動學習者,老師只是一個執行者。杜威認為應該從經驗出發,當經驗是媒介來運作教學活動,活動又回歸到經驗,以經驗換取更多的經驗。但不是所有的經驗都有教育意義,有的經驗是沒有教育意義的。何為沒有教育意義的經驗呢?就是沒有經驗的教育、阻礙我們獲得經驗的經驗和一些反教育的經驗。經驗有兩個層面,一個是即時性(當下是痛苦的,但回憶是愉快的),另一個是目標性(當下是愉悅的,回憶也是愉快的)。

        然後,杜威為什麼覺得經驗教育比傳統教育好?因為經驗教育有人道精神和民主價值,不論是哪一個,都是奠基在經驗上。人道精神是對學生的柔和比對他嚴厲更能得到好的經驗。連續性和互動性,作為檢驗經驗的標準,好的經驗是和過去連結,過去現在未來都連在一起。經驗就是成長,有人疑問杜威,認為經驗不能預測孩子的成長方向,杜威認為如果人選擇專精一樣事物,其他的事物就會被荒廢,比如嬰兒學說話,學成後與別人交流,也是經驗換經驗的一種,又比如說閱讀,閱讀就是打開世界,很多事情不用別人教也能在書本中學到,這就增加了經驗的範圍。前三章多為經驗理論,而後五章則是經驗的操作。經驗的操作就是要協助學習者獲取經驗,如果在沒有壓制的前提下,老師需要扮演的是孩子王的角色,走在前方帶領學生,在此,秩序是一個維護教育的重要工具,教育是讓每個人都成為團體的一份子,各司其職。

        最後,杜威認為身體自由對於教育是很重要的,透過讓學生自由活動,可以得知學生的想法,在傳統的教育,往往用嚴厲的規範去約束學生,這樣會導致學生不敢表現自己,甚至封閉自己。所以學生要訓練自我的控制能力,課程也應該先活動再安靜的相互搭配,以達到最大的效果。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需求、能力、慾望,用盡一切的方法,幫助學生達到目的,教材應該是選擇符合知識或職位需要的東西。雖然這本書提供了很多方法,但卻沒有一個準確的目標或答案,本書的總結就是經驗是教育的手段、目標,以過去的經驗創造更多新的經驗。

     

        雲平老師覺得本書對他的啟發是從教育經驗出發,教育的根本在於學習者而不是教育者,傳統是以老師作主導者,現在則是學生。教育變成學習,不止是學生在成長,老師也在成長,老師從傳統的教育解放,成長領導者、執行者,整個過程扣緊經驗。而本書的缺點在沒有點出教育到底有沒有明確的目標,這如本書提到的民主是沒有目標的,教育亦是如此。

        芳祥老師認為以講故事來放進教育當中,就是一種以舊經驗換取新經驗的教學方式,老師將社論帶進自己的課程當中,以這星期為例,老師的主題是「電競」,十月尾的時候奧委會發表將電競視為一種運動,讓大家思考,運動到底是甚麼?文章的內容是運動跟性別的刻板印象,是有氧的運動還是無氧的運動還是更廣呢?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發表意見。在討論過程中,老師發現了一個問題,學生缺乏把生命中遇到的事轉化成經驗能力,學生天天打電動,甚至學生會回答現在打電動的人沒有刻板印象,但學生沒有認知這個刻板印象不是同溫層的彼此給的,而是外面的人給的。老師希望可以帶學生思考,讓學生學會將自己所經歷的事都能化為經驗、故事。

     

        雲平老師認為當學生在傳統與新進教室兩者做選擇的時候,學生還是會選擇傳統教室,杜威的理論太多的理想化,想要實踐卻不是那麼的容易老師只能在一開始就讓學生自己去界定這堂課程的目的,自己思考想在這堂課得到甚麼?再自己在課程當中找到答案。再者,老師認為讓學生自己得到啟發,遠比老師告訴學生啟發那為有效,老師能做的,只是在學生偏離主軸時加以矯正就好。

     

        志峰老師認為知識連結是很重要的東西,「一切教育活動都在人類社會,離開人類社會就是沒有教育環境」(頁75)在社區連結如果學生覺得被干擾到生活,那就是缺乏知識性,但是,如果在老師的角度,很容易在這些生活當中看到理論等的知識性的東西,所以老師跟學生之間需要的是互相搭配調和,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俊閎老師認為正如杜威所講述的,必須讓學生明白自己現在會遇到甚麼問題,將來會遇到甚麼問題,才能在課程學習中自發性的找到要學習的東西,所以老師在課程當中常常會用實際的例子去教授學生。比如,先把影片或故事給學生看,然後問學生從中看到甚麼東西,而,在例子當中找出問題所在,並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