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框思維
時代在改變,教育方針隨之而動,老師們也因時制宜,務求給予學生最能適應萬變世界的技能;在5月的讀書會中,簡志峰老師以《設計思考:從教育開始的破框思維》一書向所有老師、同學說明轉向思維在未來的重要性,除了對唯一正解的尋尋覓覓、更應該了解與創造對問題的界定,從思考的根源開始改變,如此方能在時代潮流中不落人後;讀書會中,與會者亦紛紛提出己見,探討在不同場域中,如何能提升適應力、並創造自己的價值。
老師的困擾
近年國家教育務求與時俱進的變動,讓大眾對「設計思考」一詞耳熟能詳,但具體的實踐方式、生活運用卻一知半解。對此,鄭芳祥老師首先提出自己在大一國文課堂上的做法:運用每年中央大學舉辦的企劃案競賽,讓同學在訪談後實用書中所說「製作原型」步驟,使用圖表、分鏡表等方式說故事,再使用四格漫畫結合創意繪製原型。由於國內外原本的教育模式差異,學生們對於較為開放、自由度較高的設計思考方式接受度不一,老師也無法快速將此作法使用在實際教學上,因此僅是一些步驟的擷取及實作便是一大進展;但此種更著重問題導向的教育模式會不會造成學生在原本課業之外的困擾?
改變教育方式對現今已經固化的社會而言仍稍嫌艱困,在創新教學上不遺餘力的陳若盈老師也提出類似想法:雖然課堂中也採用工作坊的討論方式,但若一開始對於學生分工分配不清、或是未能將討論標的界定完整,會不會形成一人獨挑大樑的結果?或造成學生的額外負擔?其中固然有可以增進學生邏輯思辯能力的「問題發想」步驟,但礙於教學時間限制、更有成績問題,老師們也害怕在此階段若發想範圍過大,又該如何將學生拉回正軌。不過最終究其根本,「設計思考」的重點本該是「思考」,講究過程的討論與腦力激盪、學習思辯的歷程,都有助於學生在未來遇到瓶頸時能夠更快速的解決問題;若說現今仍注重成績的教育制度需要分數的評判,老師們只要能預先提出想使用的學習證據,如此便能在學生進行討論同時滿足成績判定。
深感於教學方法改變之不易,葉錦徽老師也提出了想法:可以後設眼光找到設計思考的方式。雖然過程難免有超出控制的情況發生,但若能以後設的眼光反推,教學上的改變或許可行。但對此,老師也提出另一個問題:老師們從想要的答案反推得出詢問同學的問題,但假設老師們提出的問題有偏差,致使最終無法得到正確解答,此時又該如何?對於老師擔憂最後得到的結果不盡理想,簡志峰老師認為,在設計思考的環節,個案分析、知識背誦固然重要,但重點更該放在過程,讓學生認知到自行分析、客觀處理事件的方式,則無論是何種問題,都能夠得到最好的回答。此外,老師也比較的過去和未來老師的角色改變,若說過去是老師將自己所學的知識教予學生、學生再死記硬背,未來的老師便是負責設定目標給學生探討、讓學生熟悉思考的方法,例如「設計思考五步驟」。與會同學也說道,未來老師的知識也仍有用武之地,不會因為注重探討的過程就被荒廢,在思考與激盪的過程,學生的所有疑難雜症仍舊需要老師們的專業知識解惑。
學生的意願
設計思考的方法究竟對現代學生適用與否?若只是老師們對創新教學的一廂情願,對學生的改變與助益並不大,長期在僵化教育之下的學生們是否適應高度自由的教學方式?理工科系的老師對此搖頭直嘆:「知識雖難,但對現今學生而言,卻比沒有正解的問題更讓人安心!」看來讓學生接受不同的教育模式,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在現今教學成果中,也可見有些老師對教學充滿熱情,但當受教的學生總是不買帳,老師們的熱情也難免被磨滅。
與自然科學總是在找正解不同,社會科學本身即是問題。哲學無非就是界定問題與討論問題的過程,哲研所的黃雅嫻老師說,找問題、觀察現象,客觀、不帶成見的描述,都是研究哲學時本該做的事情,對文科生而言似乎更容易接受,或許未來能從文科方面開始改變。
校方的顧慮
有些課題或許必須得是校方自上而下帶領,哲研所的雅萱姐說到,若後來學校也開始施行16+2周的計畫,多餘的時間可以用來讓學生實踐創意與想法,若能由校方整合校內資源,由行政單位主導執行,此方法未必不可行。
教發中心的碧華姐對此深以為然,但有時現實的壓力難免會阻止理想的計畫推動。設計思考開拓了學生不同的思維方式,這點無庸置疑,甚至讓一些學生跳脫以往負面的情緒迴圈,不只是課業上的改變,面對生活上的問題也能客觀的思考解決,也因此避免許多苦難。
行政單位克服現實上的困難,老師解決教學上的改變,學生理解邏輯思辯的過程,設計思考在臺灣想要施行或許仍有許多待改進的地方;但已經有人開始為之努力,老師為之作出創新,學生願意接受不同的做法,初步的嘗試並非微不足道,在沒有正確解答的未來,破框思維是唯一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