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思考變得可見》是由語言中心陳若盈老師選的書籍。這次讀書會邀請了哲研所孫雲平老師擔任主持、若盈老師在現場為我們做更詳細的分享。成員們藉由對這本書的討論,再次檢視自己在教學上是否有真的讓台下學生學到東西。
一開始若盈老師就分享到,她因為參加這個社群受到啟發,自己也用了一個讀書社群。一次閱讀2~3章,深讀了這本《讓思考變得可見》。其中有討論到一個要點: 老師究竟有無思考要讓學生學到甚麼?也就是自己是否清楚方向和目的。這是需要清楚知道的不然課程繁複的活動,也只是淪為花招。老師也講了一個自己在應用上失敗的經驗。她曾在課堂上使用本書的方法,得到的是學生的困惑。像是要學生連結經驗,卻因為他們的經驗太少、沒有如此大而廣的先備知識而無法連結。而課程的「Design」真的很重要。
社群成員對此也熱烈回應: 像是可以準備多一點材料,進行「試水溫」的工作、或是動態地去感應學生的狀態、在每個方法操作之前,適度地建立先備知識。
大氣系聖翔老師分享自己在閱讀此書後也曾苦惱如何運作。關於設計思考,之前只用便條貼,後來走出了自己的方法: 3-2-1橋接和協力心智圖的繪製。協力心智圖由一個人畫第一個階段,畫到最後,所有人做總結,這樣的方式不但可以清楚看到脈絡,也可以去比較前設與後設有何異同;土木系翰祥老師分享了閱讀本書後,自己認為三個可以使用的精神原則—1. 連結2. 比較思考前後的差、事也有開闊一些嗎? 3.去懷疑一件事是否有正確答案。
社群成員中除了老師,也有旁聽參與的學生。工學院學士班桂熒同學指出,作者提出的思考歷程還用在家長會上面,像是親子互動、自理學習也都可以將過程展示出來,這一點非常特別。
熱烈討論至最後可以發現,《讓思考變得可見》提供了一個「後設」檢視的邀請。在思考歷程的設計上,要花上「時間」、為學生建立先備知識也是耗時的。加入時間去觀看與實踐,其實也隱含一種停下來、退一步的後設思維。而我們的教師社群,就是各位成員平時教學,在社群聚會中可以停下來想一想。在停下來的空間、退一步的距離,問自己教學的狀態如何呢?其他也同樣在教育中耕耘的夥伴們,又經歷了些甚麼?有甚麼東西是可以彼此交流?甚至,在這個團體分擔情緒與困境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