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問題不如找問題
談判時,我們知道曉之以理、誘之以利;學習亦是自己與自己的談判桌,也是教師與學生的相互說服。有人選擇文情並茂的長篇大論,有人邏輯清晰的分段敘述,而《學習的26種方法》作為一本合格的工具書,則是將論點條列說明,將「學習」視作研究,將「方法」視為科學驗證,和簡體譯本的書名《科學學習》概念相同,以嚴謹的科學方法佐證,清晰的向讀者展現如何「引誘」學生讀書,獲得更高的學習效益。書中強調將已知經驗輔以科學驗證的過程,正是「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如同書中所述「發現問題,然後解決問題」,主講者鄭芳祥老師如是說。
《學習的26種方法》以排列各種問題為開始,擬出針對各類問題的不同學習策略,對於此類問題導向的書籍,陳若盈老師也推薦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 / Project-based learning)的相關參考資料。而對於「問題」,陳老師亦談到教學時的經驗,教師們都期望學生能夠預習,事先明白上課內容,自行消化吸收後再帶著問題到課堂上,但在當今的學校教育中,更多的是教師替學生設計問題引起思考,在這樣的系統下,教師設定的問題便尤為重要:必須切合教學目標,符合課本知識點,更要能夠引起學生興趣,才能引導學生認知、並進一步解決問題。
想讓學生自主學習、擁有問題意識,實屬困難,通常只能在研究生寫論文時可見得,而有時甚至寫論文時都很難看到,黃雅嫻老師感嘆的說。但大學之所以有比以往更多的報告、小論文,便是因為這一類的文章可以讓學生從章節標題處便開始思考,看論文時亦是如此,先從標題思考作者想要討論的問題,在從章節分配了解作者行文的邏輯順序,自己先行推論、形成概念的設想後,再與書籍內容比較差異,也不乏是一種訓練問題意識的方法。
教師可以協助學生培養問題意識,但終究難以幫所有學生找到獨自的「問題」,每個學生的修課動機不同、興趣性向不同,教師要如何將書中所說套用到學生身上亦是個困難點,簡志峰老師點出實際操作的癥結。若要針對個別學生、或是家長對小孩的個體教育,作為一本工具書或許能有更好的步驟說明,加入更多的討論元素,而鄭芳祥老師對此則認為《學習的26種方法》更像是一本大方向的工具書,提出各式各樣、針對不同情境可以應對的方法,而細部的操作則是可以再供討論。而簡老師也提出另一個觀點,或許書中所說的,更適合作為教學實踐研究,也更加貼合《科學學習》的概念,除了運用在學生身上,也能讓教師找出教學的問題,進而促使進步。
課程實踐
仍作為學生的林辰潔對於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另有切入點,她認為貼近學生的生活軌跡是重點,學生會因為熟悉的問題而提起興趣,才會挖取自己既有的想法與知識加入討論;的確,唯有學生感興趣的事物才會激起發言的慾望,人們往往對於自己擅長或是喜歡的事物更容易敞開心胸。教師應該以同理心看待學生,如同書中所說的類比思維,接近學生更容易促進討論,而王翰祥老師更進一步討論,若將書中所說用在課內會感到困難,何不嘗試應用在課外?例如書中所說的酬賞制度,除了引起學生的學習動機,也可以當作一種增加學生上課意願的方法,只要將上課點名的懲罰變成加分,往往會比缺席的扣分來的有效;又或是不阻止學生上課睡覺,但在考試時將學生睡覺的部分加入考題,諸如此類與正常操作不同的做法,卻往往在課堂中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教師們分享上課中曾經運用過的方法時,也有老師提到在大一必修中見過的中國交換生,中國的教育方法與台灣的存在差距,以往他們都是接收各式各樣的考卷練習,期待老師給予知識點;但在台灣,老師更習慣將不同章節的觀念組合出題,中國學生習以為常的「刻意練習」,更應該是融會貫通所有的知識後再反覆訓練,而非一味的刷題。
王群孝老師則是對林辰潔的說法十分贊同。王老師分享曾經的一門商管課程,原本是讓學生自行尋找企業調查並得到反饋,但對於學生來說過於死板、不能激起行為動力,老師便採用了學生的建議,邀請非營利組織演講,讓組織提出問題給學生解決,一來非營利組織可以得到多方的意見,二來學生可以在感興趣的問題上自主鑽研,驗證了學生對有興趣的議題的確能增強學習動機的同時,也達到了雙贏的成效。賦予學生選擇的權力之後,學生的興趣往往會有顯著的提升,劉詠華老師也分享她在英語閱讀課程上的做法,正是因為給予學生自由選書的能力,所以學生會更願意對自己做出的抉擇投注努力;法文系的邱老師也提出了另外的作法,在課程中單純教學的效率總是難以達到目標,老師便選擇讓學生自己排18周的課綱、讓學生自己上台報告,因為唯有學生自己「動手做」過後,才能更加深刻的明白學習的問題在何處,後續也能針對性的加強。
提升學生對課程的興趣可以讓學生更加投入,而參與討論是台灣學生的弱項,大多數人總是在討論中過於內斂,此時老師的鼓勵便顯得尤為重要。另有老師分享在跨領域課程中的小組狀況,因為來自不同的科系、素不相識,學生難免在討論中會保留意見,此時書中提到的「歸屬感」便特別重要,但在僅僅18周內,要如何讓一禮拜見面一次的學生們對小組產生歸屬感,又是值得探討的議題。
與時俱進
哲研所的林雅萱對於不同年齡層有不同需求的感受尤深,不只是接觸大學生,更有研究所的碩博生、或是在職專班的進修者,她深感所有人的學習動機不同、對於教師教學的方式與內容要求也大相逕庭,教師很難滿足所有學生,但滾動式調整定是必要的。
學生的要求隨著時代進步,也對科系的教學有所改變,近來中文系的各類討論也被拉上檯面,許多學生認為中文系必修的文字學、聲韻及訓詁學已經不是用現代,科系應該要與時俱進、增加未來就業時能夠有實質效益的課程,而中央的中文系也的確開始討論科系未來教授的走向。
教師的教學方法因應學生與社會的要求,總是在與時俱進。但所有科系難道終將邁入功利導向?好比中文系,許多學生認為對就業無用的必修、卻正是這門科系的傳承經典所在,雖然不是所有學生都必定走向研究路線,但教師在尋找另一個教學方法的時候,學生是否也能從舊有的教學中得到嶄新的詮釋,運用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進步應該是雙向奔赴,教師在想法設法讓課綱符合時代趨勢時,學生也應當擁有自己的思考能力,能夠勇於接受不同的知識、轉換成為可用的素材,而非一味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