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導讀,會著重在課程教學方式或教學的行動改革方案的原因是甄曉蘭老師的《課程行動研究──實例與方法解析》這本書。甄氏是用「自己的課程」為實例,並且以「課程行動研究」為方法。作者畫了一個示意圖解說課程行動探究流程。(見圖一)芳祥老師將這個理論套入這十三門課,看這些課如何執行這個研究方法。
首先是TA帶領討論,最值得提到的一門課是〈三千年與3學分──教授「西方文學經典與人文思維」之大考驗〉。這門課對TA各項事務著力最深,由於課程需要大量的文獻閱讀,緊盯學生閱讀進度的職責就落在TA身上。有鑑於TA需要在短時間內,將自身西方文學經典的水平拉至老師的程度,才能帶領大學部和外系生來親進西方文學經典,所以書本提到老師通過:一、需要幫手的原因。二、訓練幫手的困擾。三、幫手的資格。四、幫手的訓練。這四方面來訓練TA。(頁60-67)
其次是結合生活與時事,運用到的課程是:一、〈吃一口蘋果,也學一下經濟學吧!──「生活中的經濟學」課程設計與教學反思〉,這邊使用的是連貫性舉例,以蘋果為例,用蘋果的現象來解釋所有經濟學問題(頁104)。二、〈在參與、反思與實踐中學習──「民族問題」之教學行動研究〉,套入的是民族問題個案討論──以色列與巴勒斯坦,學生需要每週進行個案報告與課程討論,最後再由老師作回饋總結(頁278-288)。
接著是數位科技,融入的課程有:一、〈開啟未來教師哲學思辯之路──教育哲學課程的行動實踐與反思〉,課程鼓勵學生在維基百科寫作和學習歷程檔案,將數位融入教學與評量(頁231-240)。二、〈在地文化「藝」起來──「數位文創設計」之科技跨域創新〉,「以技適地」是地方需要甚麼的專業能力、「以地適技」是地方需要與學校的人磨合,目的是將學生的能力帶進社區解決問題。(頁303-311)
然後是遊戲因子,這些課程裡加入遊戲因子的共同特點是角色扮演。比如:〈漫步在現實與過去之間──「近代臺灣歷史與人物」之教學行動研究〉,透過「殖民臺大」這個遊戲,讓學生了解日本殖民臺灣時,殖民者與被殖民者兩者之間的關係。另外有〈生命科學與人文社會學科的交集──「生活中的生命科學」教學案例分析〉和〈吃一口蘋果,也學一下經濟學吧!──「生活中的經濟學」課程設計與教學反思〉也有關於角色扮演的內容。另外一門是加入「刮刮卡」這類遊戲的〈刑法課原來可以這樣教──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在刑法課程中的實踐〉。
再來是社會參與實務操作,相關的課程有:〈玩英語・學關懷・那瑪夏──「災區兒童英語教學與輔導服務課為例」〉,這門課程需要從政治大學開車至高雄那烈夏去教小朋友講英文,在社會參與的課程中,需要的是大量的人力物力,從開始的計劃、教學實施、課程回饋等等,課程的老師一開始也自我反思,覺得需要到這麼遠的地方嗎?但後面發現有了第一次的情感累積,就再也無法割捨。(頁123-125)另一門是〈到他者的學習之路──原住民教育課程的行動實踐反思〉,老師在課程把訪談都做成Peope公民新聞,即是社會參與又是實務操作。
最後是問題導向,例如〈在參與、反思與實踐中學習──「民族問題」之教學行動研究〉,此課程請學生找尋關於「民族問題」的電影,再為此電影開設網站和影展,呈現問題導向,再解決問題。〈刑法課原來可以這樣教──以學生學習成效為導向在刑法課程中的實踐〉則是用嗡嗡討論法,提出、解決問題。芳祥老師的觀後感是,每一個課程都將自己上課的方式仔細的記錄下來,有創新的案例可供參考,也有十八週大綱看不到的操作細節、回饋與反思,老師可以在書本裡學習很多經營課程的方法。
雅鈴老師覺得她最喜歡的教學行動實踐是「維基百科寫作」(頁238),這個方式可以運用在多門課程上,她認為這個活動的重點不是教與學,而是學生的自我實現,每個人都可以嘗試去當作者。芳祥老師也在課程上加入「維基百科寫作」,以寫作代替考試,希望有更多的學生能在網路上留下自己的作品。
翰翔老師認為這本書把方法論透過案例呈現出來,而在教學上各種方法都可以交叉地使用,老師在自己的課程上會分享自己的故事,以故事去推動學生的學習,去感動學生,這一點是最重要的。慶榮老師則是以文章代替故事去教導學生,還有創立工作室讓課程的學生有創業實習的機會。